9月6日,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,江苏省中医院重庆医院(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)承办的“2025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大会”在重庆永川举办。本次大会以“守正创新 科普为民”为主题。
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马骏在致辞中指出,履行科普社会责任,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,是学会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职责。近年来,学会积极推动中医药科普不断走向科学化、规范化,未来也将持续汇聚各方力量,构建立体化科普生态,推动中医药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勇在致辞中强调,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,推动中医药科普传播既是传承精华、守正创新的必然使命,也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举措。本次大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激发巴渝大地“信中医、爱中医、用中医”的热情,为群众健康带来更多福祉。
重庆市永川区政法委书记李世红在致辞中表示,永川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,始终将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重大民生工程。本次大会为永川带来宝贵机遇,区委区政府将以此为新起点,努力打造中医药科普“永川样板”,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。
主旨报告环节,第四届国医大师丁樱作《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》特邀报告,以国际前沿科研成果为例,探讨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思维相互对应的科学逻辑,并分享了当前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医学革命的展望。
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灿东作《中医药科普的原则》主旨报告,强调科普工作应遵循“权威性、合理性、普遍性、大众性、可行性、经济性”六项原则,并结合案例详解了每个原则的重要性。
上海市政协医卫文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张怀琼作《主动健康 共建共享—聚焦大健康格局下的中医药文化弘扬》主旨报告,分享了上海坚持卫生—文体—教育横向协同、市—区—街道纵向贯通的中医药文化弘扬与科普传播模式。
圆桌交流环节,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郑川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院长商洪才、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唐芹、江苏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陈玉根、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游洪涛等专家围绕“科普助力中医药产业与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”“中医药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的挖掘与阐释”两项议题进行研讨交流。
专题报告环节,副秘书长唐芹、副校长郑川、江苏省中医药临床研究院肾病研究所所长孙伟教授分别作《科普与科研一体两翼》、《相知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—中国-塔吉克斯坦传统医药合作交流》、《如何通过做好科普助力公立医院发展》学术报告,从行业学会、高等院校、医疗机构的角度阐述了科普工作的价值与意义。
中医药典型科普工作交流环节,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卢建华、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李赣、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邓勇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青年医师周丛笑分别带来《新时代浙江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实践—以科学文化中国行“中医药之旅”项目为例》、《加“数”前行,让中医药科普场馆焕发新生》、《新安十二月2025年中医药文化日历灯》、《承天寺夜游调形篇—皮影科普剧创作》专题报告,从地方学会、博物馆、图书馆和青年医生视角,介绍了打造中医药文旅线路、赋能中医药科普场馆、开发中医药文创作品的经验和成果。
大会发布了《中华中医药学会“医乃仁术,科普为民”倡议书》;启动了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全国科普月。发布了《中医药科普研究报告(2022—2024)》,公布了首届中医药科普工作典型案例和科普工作室名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