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多家网约车平台宣布降低抽成。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调研报告《城市出行的就业韧性:网约车司机就业图景与职业表现(2025)》(以下简称报告)显示,网约车抽成比例随条件变化而波动。
图为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《城市出行的就业韧性:网约车司机就业图景与职业表现(2025)》报告
报告课题组在多个省区市对滴滴司机进行了5417份调研,得出的抽成中位数为18.8%,多数司机的月抽成比例集中在18%至20%之间,超过25%的占0.25%,低于10%的司机占0.45%,还有0.059%的司机月抽成为负,即司机实际收入超过了乘客的实际支付。报告认为,网约车平台抽成比率会随供需情况、订单匹配难度、天气条件等条件变化而波动,实际上是一种精细化的市场调节。
报告显示,77.7%的滴滴网约车司机知晓可以通过透明账单了解收入及抽成比例,55.6%的司机表示不经常查看或不了解抽成账单展示,其对抽成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其他司机沟通、与乘客交流或网络渠道。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、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,网约车平台的抽成并不等于利润,抽成问题的本质,不是简单的利益分配问题,而是新经济形态下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、创新与保障的复杂课题。要真正实现司机体面就业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,需要政府、平台企业、社会共同推动。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郑伟】